读书月 | 阅读之美——顾晓光阅读摄影展

阅读是无声的交谈,旅行是想象的归宿。

——顾晓光

顾晓光的新著读书行路于一体,合有形无形于一书,跨越时空,交汇物我,传播知识,陶冶性情,可用于阅读,可携之旅途,开读书行路新篇,实读者行者益友。

——葛剑雄 复旦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

顾晓光一边旅行,一边捕捉阅读影像,书写了一本十足私领域的阅读摄影随笔集。因为字里行间那些或清晰或影绰的思维星火,又使它呈现出公领域的面貌。本书不是浮光掠影,但可以轻松阅读;不是纵深钩沉,却可以引入深入思考。我欣赏这些表现阅读状态的精美图片和他对于阅读的理解,也期待爱好阅读和旅行的人能从书中感受阅读的美好和旅行的快乐。

——王余光 北京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

从海德堡到德黑兰,从北京到哈瓦那,晓光用镜头创造出一个阅读共和国。

——许知远 作家 单向空间创办人

本展览以顾晓光《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》摄影集(2017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大陆简体版,2020年崧烨文化台湾繁体版)为依托,已在全国各地举办“阅读之美,美若初见——全民阅读与图书馆公共教育活动推广项目”系列展览几十场。展览通过摄影师的镜头,呈现出不同阅读者的阅读状态,有“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”,更有在喧嚣世界中那一份独特的宁静和深沉,一种上帝视角下的卑微和谦逊。阅读可以去除无知,丰富我们的头脑,知晓自己、知晓世界、探寻真理。4月23日世界图书与版权日(世界读书日)是爱书人的节日,对于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。疫情期间,特为爱书人奉上关于阅读的影像。

自序

偏见始于无知,

最好的办法是通过阅读来完善。

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行走,

继而通过行走后的阅读去印证世间

是否繁星闪耀,是否长河流淌;

是否有宇宙的真理,是否有伟大光荣正确;

是否有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之分,

是否有悲悯和谦卑之痛;

是否有外婆的澎湖湾,是否有乡间的小路;

是否需要寻章雕句,是否需要冥思苦想;

是否有思考和智慧的痛苦,

是否有无知无畏的幸福;

是否to be,是否not to be。

01

静止之时空

苏格拉底和斐德罗两位智者在谈话时,

斐德罗提议就坐在“那颗最高的梧桐树下面,

那儿有林荫和清风,

还有草地可以随意坐卧”,

苏格拉底对这个年轻人说“好的,

那是个休息的好地方,

那儿弥漫着夏天的声音和气息,

脚下流淌着清凉的泉水,

草地缓缓的小坡好像枕头一样。

我正好可以躺下来,

你也可以选个最方便阅读的姿势,

我们开始吧”。

圣彼得堡街头-俄罗斯·2018(图片名)

维尔纽斯街头图书馆-立陶宛·2018

雅典国家图书馆-希腊·2019

关于阅读,

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方式和各自的习惯,

这些差异跨越了时间和空间。

研读学术类书籍理应在安静的室内工作室、

图书馆、资料库或具备相关器械的实验室中,

如若诵读或者默念宗教类书籍时

自然需在宗教场所或家中以及需要祷告的场合;

当手中的书籍是杂文、社科、文学及

图文类的书籍便可以在任何时间

到这个世界的任何地方,

见过许多不同民族的阅读后

便可以清楚的意识到世界不容我们各自想象。

以弗所图书馆-土耳其·2015

南京先锋书店-中国·2016

斯图加特图书馆-德国·2017

布鲁塞尔漫画图书馆-比利时·2018

伊斯坦布尔阿塔图尔克图书馆-土耳其·2015

因佩里亚Assolibro书店-意大利·2018

偏见始于无知,

最好的办法是通过阅读来完善。

阅读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,

随处可阅,

随时可读。

02

旅程之感悟

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,

在有限生命体验无限的可能是很多人的哲学起点。

古罗马哲人圣·奥古斯丁更是认为

世界就像一本书,

不去旅行的人只读到了其中的一页。

美国学者伊迪丝·汉密尔顿(Edith Hamilton)

在《希腊精神》中说:

一个人对知识要有如饥似渴般的追求,

还要有探险家的激情,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。

对于国人来说,

徐霞客是最为大众所熟知的背包客,

不仅年少时饱览群书,

更为后世的地理学研究者贡献出了

无可比拟的专业攻略。

加德满都杜巴广场-尼泊尔·2014

武汉菜市场-中国·2015

哈瓦那街头-古巴·2016

舍夫沙万街头-摩洛哥·2017

阿维尼翁街头-法国·2018

剑桥街头-英国·2019

柏林街头-德国·2019

萨拉热窝街头-波黑·2019

科托尔街头-黑山·2019

当我们每天有意无意地使用各种网络社交工具时,

这个世界好似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。

很多人的信息大多来自于方寸之间的手机屏幕,

我也时常陷入这样像吸食毒品一样的生活,

而旅行,可以让我戒毒,

让我看看这个世界是否如文字所描述的那样。

在某种程度上,

直接的经验甚至高于那些既理性又有逻辑的思辨。

在旅行和阅读的过程中,

我们乐于也应该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”,

在结束这段美好时光后,

我们的收获又须跳出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”

的视野来反思自己,

认识到有限的自我来自于无限的宇宙。

03

阅读之形式

由于时间的跨度,

本书无意中表现出了一系列信息展现方式的变革。

从文字的诞生开始,

人类对于信息的获取走过了漫长的道路,

直到印刷术的诞生及普及,

催生了文艺复兴、工业革命以及启蒙运动等

历史时刻的出现。

北京大学静园-中国·2013

长滩岛-菲律宾·2015

死海-以色列·2016

圣彼得堡涅瓦河畔-俄罗斯·2018

特卡波湖边-新西兰·2018

19世纪,照相术作为某种替代文字的符号,

与电报的使用几乎处于同时代,

成就了第三次信息变革,

不仅记录了我们认知的世界,

又让人类去联想未知的领域,

一张图片胜过千言万语并非妄言

蒲甘朗读者-缅甸·2011

设拉子粉红清真寺-伊朗·2015

南京嘤栖书院-中国·2016

河北秦皇岛-中国·2013

亚马逊Kindle的出现,

电子书的时代真正粉墨登场,

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感受;

二十世纪广播的普及,

让民众解放了双眼,

成为了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。

许知远录制音频读书节目-中国·2017

在移动互联的现在,喜马拉雅客户端“单读”音频中许知远的广播是百年广播的延续;电视创造出“沙发土豆”(Couch Potato)的词汇,拓宽了大众的眼界。作为出版图书的理想国书系,以“看理想”为推广和宣传的品牌,用传统的电视制作方式加以互联网的传播,使梁文道能够计划用一千零一夜为读者推荐好书。这是信息传播的进步,也是本书的立意之一。

欣赏完此次展览,您是否意犹未尽?请移步“Artlib《世界艺术鉴赏库》”(https://www.artlib.cn/),十五万余幅中西方高清艺术作品图片等您来欣赏。

Artlib《世界艺术鉴赏库》是一个满足互联网+时代全方位艺术鉴赏需求的产品,定位于为艺术教育提供资源、素材及方法的深度学习数据库。目前收录十五万余幅高清图片并处于实时更新状态,涵盖油画、素描、版画、水彩、国画、书法、壁画、雕塑、篆刻、建筑艺术及其他类型,包含艺术普及、艺术故事、艺术品、艺术家、艺术机构、资讯六大内容模块。具有知识系统组织、内容全面完整、数据深度标引、超级高清大图呈现、知识点内容模块关联、艺术辞典规范等专业特点。

疫情期间,“Artlib《世界艺术鉴赏库》”将免费开放至4月30日,输入账号、密码(we2020)即可登录。

(文图/弘雅书房)